CKB 有多少称谓了?
CKB = BTC+ETH,CKB 万链HUB, CKB 元宇宙容器, CKB BTC L2
每次都是无疾而终,每次讳莫如深,每次闷头造车,每次失败告终。
对于ETH,ORDI,领导们开始是偏见,然后是追随,最后吃X都吃不上热的。
对于社区的质疑,删帖,踢出群,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负反馈机制。
这次的btc l2是不是又是一次形而上学的臆想?
什么时候ckb能自己出一个大家都用的产品,引领一下风潮,而不是偏见之后,说一句,ckb也能做,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请脚踏实地的从服务用户做起。
3 Likes
L_Hume
January 11, 2024, 1:31pm
2
社区和投资者不想再为拍脑袋的决策买单了,请大家理性一些,实事求是。
.bit和joyId从工程角度已经算优秀,但从用户角度还不够,分析下两个产品:
尤其joyId,创新的签名转换首创。但是第一,业界对其安全模型还是有顾虑,不会替代冷钱包,第二对于btc生态严重依赖链下索引提供账本,并不能替代btc生态用户的专有钱包。第三,对于以太坊用户,此产品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
对于.bit 我认为还没优秀到用户舍弃btc生态的realm域名给.bit不断付费,目前每年的下滑的持有人证明我说的(很惊讶你们看不到这点,还是你们习惯当鸵鸟,等项目都跑了,你们才后知后觉?)
以上是产品的分析,下面分析下最近ckb是btc l2的定位。
犹如上文所说,ckb定位太多了,眼花缭乱,但是不实事求是分析可能性。从货币m0,m1,m2的角度来定位ckb,真的很可笑(抱歉),并非说btc作为m0货币可笑,而是btc为什么要跨链到ckb上呢?只是因为eth要做btc二层,ckb就得对标下吗?当下,对于一个btc持有者并没有什么吸引我来ckb上。然后,未来是否有btc资产来ckb上的可能性,我的答案是no,目前btc上主要资产是铭文,依赖链下索引,即便ckb和btc同为utxo模型,也并不适合铭文跨链。所以ckb作为btc l2在可见的未来只是一句空话。
btc在从货币转向货币+数据。作为data layer,用户对区块空间的竞价可见的未来能为btc提供安全,utxo集的增长匹配硬盘技术提升,以及链下索引所需的全节点,并不会影响去中心化。(我本人打铭文是需要跑全节点的,很多人和做基础设施的也一样,所以并不是一些人断言的,区块变大,必然中心化)。
btc的安全模型没问题,代表着ckb的安全模型受到挑战,如果没有持续创新的项目对cell占用抵消通胀,无所谓价值存储,最终最忠诚的用户也会丢失,如过去几年一样。
2 Likes
Master
January 12, 2024, 3:26am
5
同意需要L1上原生资产市场蓬勃发展
在这个阶段,技术原理无法说服人,市场TVL能说服人
原生的才能证明自身价值,才有可能吸引到BTC社区的大胆狂徒一起大胆尝试
负反馈机制还是有的,随处可见对CKB的谩骂。
这个团队有着中二的基因,从他的名字来源于漫画就知道。我觉得你说的吃屎都赶不上热的是好现象。
以前的ckb总想着引领,搞了几次发现自己想太多,现在愿意回过头来吃一些冷屎,是开始务实的表现。这对投资者是好的改变(也有可能团队的钱不够他们继续放飞了)
至于ckb做btc 的二层,也挺中二的,想的永远是明明我能做,凭什么你们不来我这。团队布局了一个巨大的覆盖网,可以做的东西太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了那么久,我自己是悲观的,即使他们浪的这几年搞了不少基础设施,但是加密圈变化太快,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锚点,继续这样摇摆,离死就很近了。
不管ckb能不能做btc的二层,能锚定btc这个最大的流量,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希望团队日后以此为重心展开工作,如果能尽快为btc社区提供好的服务,ckb也算是成了。
Master
January 12, 2024, 3:40am
7
认同“坚定的锚点”
加密行业的坚实锚点是发行和交易资产
BTC资产是不是愿意来CKB,需要一两个Case作为示范效应
1 Like
谢邀。
其实方向性的问题我从来都没谈过,在任何场合都没谈过Nervos发展方向(我是区块链行业新人,技术能力不够,同时年纪大了,而且思维僵化),我猜测 团队是非常清晰自己的方向的。
我的这个猜测 ,就引出了我之前强调的观点,既然内部什么都知道,外部什么都不知道,信息差如此之大,2年了也没有任何战略方向性的宣讲会议,谢晗剑个人AMA最后有人提问市场规划是什么,谢晗剑的回答很干脆,问市场部门。基于此,我们散户韭菜只能猜,而且任何猜测,都是合理的。
我们都是从之前只要评论一句币价就被踢的年代过来的,在那里我们只是在讨论币价。毕竟我们这帮韭菜也是“高位接盘”的脑残,真金白银支持Nervos团队,对Nervos团队的支持来自于他们初期的理想,反观骂散户最狠的,都是“拿着工资”的“内部人员”。
关于BTC L2,“零度冰点”老兄一年前就在黑子群里提过了,当时原话是社区找BCH谈,让BCH+CKB VM驱动BCH的生态发展。大家都说不行,我也没有支持“零度冰点”老哥的观点,还说需要BCH的社区支持这件事太难,基于“火币”公链的失败,需要对等实力才能谈合作。没想到,现在Nervos团队旗帜鲜明地打出来BTC L2。 借此地也向零度冰点老哥表示敬佩。
这就引出来最后一个观点,既然Nervos团队认为他们在做的一定都是正确的事情,那就忍辱负重 吧,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你们觉得正确的事情中去,不要学“咸丰”皇帝。
PS: Lemon的表述中存在很多的"用户",我建议改成“客户”。 “用户”思维来自于“以上示下”的角度,“客户”则反之。这个思辨在2000年左右全国各个行业都反思过,例如银行改成了让客户坐着办业务,各个社会服务性行业的“吃拿卡要”行为的减少。“请脚踏实地的从服务客户做起。”
asdf
January 12, 2024, 9:44am
10
BCH+CKB VM 和 CKB 是 BTC L2 不是一个意思,这么说很牵强
换方向不是坏事,只是希望方向换了能有具体的东西和效果,不然换了也白换
1 Like
是啊,正因为我粗浅的理解BTC L2就是在BTC上加虚拟机跑智能合约,所以我从来不谈Nervos方向问题。这是团队的战略目标,不是我能说三道四的。我说的问题大多是我曾经自己做过的专业性工作意见建议。
canof
January 13, 2024, 10:59am
12
吹过的概念有:二层网络、互操作性、账户抽象2.0、价值捕获、跨链侧链、密码学抽象、运行时抽象、120%兼容EVM、解决状态爆炸公地悲剧、CKB vs BTC 等等。
2 Likes
Thinker
January 13, 2024, 1:42pm
13
别说概念了,就说公布过的事当时能做成一个,能有现在社区都这么迷茫的情况吗?
Nervos is excited to announce USD Coin (USDC), a stablecoin from Centre, a consortium founded by Circle and Coinbase, will be on Nervos Network.
Est. reading time: 2 minutes
[Force_Bridge_x_Cardano_update-01]
6 月 2 日,我们与 IOHK(Cardano 技术开发公司)一同宣布了连接 Cardano 和 Nervos 网络的跨链桥。 该跨链桥是 Cardano 的首个跨链桥,将有潜力成为数十亿美元的完整交易入口,并进一步推动 Nervos 和 Cardano 对于区块链互操作性的共同愿景。
一个半月过去了,Nervos 与 Cardano 的跨链桥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针对社区提出的问题,开发团队将和大家分享跨链桥的最新进展。
与 Cardano 的跨链桥一旦完成,则可以让用户互操作使用 Nervos 和 Cardano 的原生代币(CKB 和 ADA),并在两个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代币(用户自定义代币)。在 Nervos 的 Layer 1 和 Layer 2,打包好的 ADA 可以在链上快速扩展的 DeFi 应用套件中使用。此外,该跨链桥还将为两条链的开发者提供访问服务和功能,以扩展他们的 dApp 和用户基础。
连接 Cardano 和 Nervos 网络的跨链桥由提供全面服务的区块链加速器 Mous…
2019 年 6 月 30 日,Nervos 基金会与火币集团联合宣布 共同发起「金融公链」,双方将在公链技术、DeFi 服务、分层架构等方面全面合作。
由双方共同打造的、全球性的新一代 「金融公链」,致力于解决全球资产交易和监管问题,将承载火币及合作伙伴 DeFi 服务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支持传统金融资产上链。 公链将于 2019 年 10 月实现代码开源,于 2020 年 2 月实现测试网上线,2020 年 5 月实现主网上线。
该 「金融公链」 定位于基于区块链的全球性的资产货币化及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未来将承载火币及合作伙伴 DeFi 服务及其他金融类服务,将支持 DID 分布式身份服务,为各国监管提供 KYC 和 AML 支持,同时允许加密资产和现实世界资产以跨链、托管等方式上链。
火币集团副总裁翁晓奇表示:
在区块链金融服务和技术研发方面,作为老牌品牌的火币,我们拥有丰富经验,火币战略合作伙伴 Nervos 也非常知名,我们期待双方共同打造的金融公链成为一条服务金融行业、满足合规要求的基础公链,未来承载全球性金融服务,不仅限于火币自身的应用,相反为更多金融机构上链提…
1 Like
引用基金会成员matt的推文:
CKB: Own a piece of the chain
https://x.com/matt_bitcoin/status/1745931668941054274?s=20
CKB: no alpha, all meta
https://x.com/matt_bitcoin/status/1745853014017982655?s=20
以上是matt 对ckb的Jan式洞见,然后呢?
CKB是meta,没有alpha,意思是ckb社区没有赚钱的东西,这是在批判社区成员的投机性。事实是我本人从ckb上线就在,社区很多人都一直对nervos有感情,不然也不会费这么多话。社区不需要nervos搞什么alpha,但是你得把吹的东西落地吧,玄谈辨经,批判社区投机性,形而上学的颅内高潮可改变不了事实。
想问下,24年之后基金会选举是怎么样的?内定还是怎么着?
@LemonStudio
I hope you will find no issue with me responding in English.
I can understand your frustration and hope that we can discuss these matters calmly.
“no alpha all meta” is not a criticism of anyone. It is not even referring to the Nervos community, but rather a contrast in philosophy with CKB compared to other crypto projects.
CKB has true utility, which is a case that is difficult to make for other coins, which rely purely on speculation (or in Bitcoin’s case, monetary premium) for value. As a member of the foundation, there is only downside risk in me commenting on buyers’ reasoning, I hope you will understand.
Additionally, the “no alpha, all meta” comparison stands in contradiction to your assertion in this post (that the project only follows trends=“alpha”). In my eyes, this project was born with its own ideals and its own destiny and following that path is the only choice (having an opinion larger than the present moment=“meta”).
While trends are followed for pragmatic reasons (Godwoken for example), this is only done at expense of further steps toward CKB’s unique destiny.
There will be no foundation in 24 years, thus no elections.
9527
January 13, 2024, 10:40pm
16
吹的那些东西没有实现的,去中心化就是不需要任何人对任何事负责吗?NERVOS到底能提供什么核心价值来吸引开发者和用户参与。
你生活中现实中,并受重力影响。nervos也是,截止目前,基金会的所有花销仍然是当时私募和公募的资金。且公募比私募贵三倍。几位创始人的来去,从没有和社区沟通过。过去grant那么多项目,没有一个成功。nervos并不是靠meta存活,而是靠散户,散户成了nervos冷启动和高通胀的代价。你们在面对这些时,并不说,对不起我失败了。而是ckb有独特命运。So funny!
Nervos (the open source project) survives on public interest. In this sense, the “meta” is essential to furthering the project. The foundation survives on money raised from private and public round investors.
I’m sorry you wer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roject, maybe there is a better way to spend your time.
有没有可能,他们已经尽力对散户负责了,只是没有市值管理而已呢?我不想为基金会辩解什么,因为我实在是讨厌他们缩头乌龟一样的做派,但在技术层面,我看到的更多是不停地探索和试错,要知道这一轮熊市死了多少项目,我庆幸我选择的项目依然活着,既然已经熬过寒冬,现在应该少点抱怨,一起迎接春天
你们应该对投资者负责,除非你们像中本聪一样,没有任何售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