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Nervos CKB: The Layer1 Blockchain | 10月27日, Nervos Meetup 上海站

上周六(10 月 27 日)下午,Nervos Meetup 第十场圆满落幕。

先上大合照为敬!

在这一次的上海站, 我们请到了 Nervos Foundation Co-founder 吕国宁来为我们解读 《Nervos CKB : The Layer1 Blockchain》 . 秘猿科技 incubator 负责人 孔庆阳为我们带来了 《公链 Layer2 协议概述》. 另外来自 Legal Consensus 的Partner 蒋慧杰 为我们分享了《 Security Token Offering 101》. 精彩视频:point_down:

吕国宁- Nervos Foundation Co-founder :《Nervos CKB : The Layer1 Blockchain》

孔庆阳- 秘猿科技 Incubator 负责人 :《公链 Layer2 协议概述》

答疑精选

Q:「加密」经济,是否应该翻译成「诚信」经济?

A:这个应该不是我说了算的。原译文是「Crypto Economics」,这个词我甚至是倾向于不翻译的。最好的状态是它不翻译的时候说出来大家也能够理解想说的那个意思。这个主要原因是,有些词在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之前,翻译总会有一些让人纠结的地方。

蒋慧杰老师补充:

最近正好在研究和学习一些相关的资料,看到一个词讲的是「Data curation」,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去查这个词,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当你先用中文去定义它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过程,就是数据你要去进行 identify,然后你要去 process,你要保证它 accessable。看起来很像是数据管理,但是又跟我们通常说的数据管理有一些冲突。所以这个整个的过程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词语来解释。

所以我很赞同 Daniel 说的,有些词有英文语境下自己的意义,可以先不用去翻译它,或者等社群成功理解它,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之后会更好。

Q:现在谈到 Layer1,这里面谈到设计理念:存储最关键的信息。 如何判断什么是最关键的信息,以及 L ayer1 上面应该放什么信息?

A:好问题。Layer1 上在放哪些信息,我的 PPT 里面我给了一个相对抽象的定义,就是「main-state」,就是关键的状态放在 Layer1 上,和关键的 action 和关键的 calculation 放在 Layer1 上。

一个最简单的参考是:Layer1 提供了一个最大范围内的全局共识,而达成全局共识就是很慢,就是很贵。我们在做我们的 Layer1 的时候,把他的功能和职责尽可能删减,尽量保证最大程度上的性能优化保障安全性,他的性能绝对不是中心化的方式可以比拟的。所以既然这么贵的共识基础达成了,只要你把你的状态存储到 Layer1 上获得的价值超越了你存放数据时所付出的成本,那么这件事情在经济层面上就是合理的。这个方案的判断依据就是从经济或者从成本角度。

我们的经济模型的白皮书会在 11 月中下旬发布,核心原则是说在 Layer1 层面上它特别关注的网络成本是叫「持续成本」。什么叫「持续成本」呢?比如说我们在以太坊上面做一笔交易,我们付出的那笔费用其实是矿工费。矿工拿到矿工费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间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节点上验证并达成共识的成本。验证和共识其实是计算机的费用而不是 CPU 的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不管是 CPU 也好,网络带宽也好,它都是设计成本。

一个网络之所以稳定和安全,是需要在全网上有大量的在全节点保证这个网络上的所有的历史数据有尽可能多的备份,这样该网络的数据才安全和可靠。如果有一天,这个数据从 400G 增加到 4000G 甚至更多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有这个财力去支撑这个全节点。这时候还会考虑安全性吗?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的话,一旦有一天,区块链的 scalability 被解决了之后(一定会被解决只不过我不知道是哪一天),我们将直面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状态爆炸的问题。原来我们的网络是,比特币每秒钟处理 7 笔交易,以太坊每秒处理 20 笔交易,我们的网络存储空间还可以接受。如果翻一千倍,翻十百万倍,那么这个网络存储空间就真的承受不了了。那时候只有大公司,比如亚马逊,阿里云这样的大公司才有能力和条件通过各种分布式的手段达到这样的存储状态,从而帮助我们缓存整个全网的数据。

那我们甘心让这个网络最后的全节点垄断到这些大公司大机构的手里吗?所以,我们在设计 Layer1 的时候,我们经济模型的基础,它的 matrix Layer1 的经济价值尺度是根据存储状态所占用的空间来设计的,全网的存储上限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字是 36.6T,我们认为全网的数据不要超过 36.6T(这个数字在近期或者至少 5 年内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这个数字跟我们的名字一个,是一个 magic number,未来我们一定会告诉大家。

我们知道我们的方案可以解决 scalability 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提出经济模型的方案的时候是根据 scalability 问题之后的的存储问题来设计的。以后在使用的时候每一笔存储都需要成本,然后成本问题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我们的经济模型会迫使你把尽可能多的数据放在 Layer2 上,只把关键的数据的放在 Layer1 上。我们认为最终尽可能促使 Layer1 只存储所有 Layer2 的 merkle root。而且是尽可能把 Layer2 上的大量交易压缩到一条 merkle root,而那条数据占用的空间最小,它的经济成本最低。而那一条 merkle root 占用的 250 个 bytes 最有价值。

Q:采用分层设计,会不会影响安全性?

A:会的。我来解释一下采用分层之后的安全性怎么看,首先真正能够保障安全性是在 Layer1 上面,Layer1 的目标只做好安全,和针对 Layer2 做优化。所以真正的安全性的上限取决于 Layer1 的安全性。现在 Layer1 的基础我们依然使用的是 POW 算法,依然使用工作量证明依然使用这个在业界使用了 10 年的技术方案来去保障它的去中心化。

但是在 Layer2 层面,无论怎么做,它的安全性都小于或等于 Layer1 上的安全性。Layer2 上面有大量的 compromise,我们使用大量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去迫使 Layer2 参与方保证使用不作恶的方式来保障所有 Layer2 参与方利益最大化。所以 Layer2 的安全性是一个依赖于 Layer1 的设计范式。想要做到足够的安全就需要在 Layer1 上做。这是开发者可以选择和取舍的。有时候你一个状态通道如果只做 5 块钱的事情,就没有安全性担忧的地方,但是你做到 50 万,100 万的时候,你会担心安全性。交易量再往上的话,你可能需要在 Layer1 上去做。

现场花絮

Embrace the Layer2 !

Daniel 上场

帅气的孔老师

专注的蒋老师

圆桌Panel

这是抢红包了!

圈一圈女粉

必须认真!干货满满!

专注的问答

专业的小姐姐

That‘s Geek!

活动预告

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Nervos 全国巡演第二轮正在进行中!本轮巡演 Nervos 团队将会围绕关键词「Layer2」展开全新主题「拥抱百花齐放的 Layer2」。接下来我们将会到深圳、北京、台北、新加坡开展线下交流活动。欢迎关注 Nervos 官方账号,获取活动详情~下一站,11 月 10 日,我们会来到深圳和小伙伴们见面,快来扫码报名吧!

We’re hiring

如果你对创造未来的加密经济感兴趣,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欢迎投简历到 [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们:

  • AppChain Team - AppChain 是 Nervos Network 的 Layer2 方案之一,以 CITA 为核心,包含 Neuron 钱包和 Microscope 浏览器。无论你是移动应用高手,Web 应用高手,还是有特殊技能的产品小王子,AppChain Team 都欢迎!

  • CITA Core Team - CITA 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微服务架构的许可链项目,用 Rust 实现,追求高性能与高稳定性。CITA 与大多数许可链不同,不是Ethereum 或者 Fabric 的 fork,而是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项目,这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也带来了许多乐趣。这里隐藏大佬很多哦 ~

  • CKB Core Team - CKB 是 Nervos Network 的 Layer1, 是一条公有链,用 Rust 实现,追求安全性与稳定性。这里隐藏大佬也很多哦 ~

  • Cryptape Research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