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还真的和ram的爆炒会不太一样。
在ram没有像现在一样增发之前,ram的总量是固定的,用户和开发者们每次创建账户、第一次转账、布置合约等等都会需要消耗ram,ram有着明显的稀缺性,并且ram是由bancor机制去发行的,其价格和占用率有着明显的指数性质的相关性,当ram占用率越高时,ram的价格也会越高,到90%的占用率往后,ram的价格更是接近于直线上涨。下图是ram占用率在90%前的,ram占用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后面的曲线自行脑部即可。
然后在ram价格暴涨之后,社区一顿争吵之后,在没有很好地分析清楚该如何处理,应该按照什么模式增发的时候,ram开始大量增发了,当稀缺性没有办法保证的时候,开发者们对于ram的需求也没有迅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失去了对ram占用率上涨和ram价格上涨的信仰,最终也就迎来了ram价格的破裂。
那么ram和CKB哪里不一样呢?
-
ram的定价采用的是bancor协议,而CKB走的是市场定价的模式。所以如果两者如果同样都是稀缺的,在内存占用率线型上升的过程中,ram的价格和上面图中的曲线一样,是非线型的,到后期是直线上升的状态;而CKB的价格因为是市场定价,应该是处于线性上涨的模式(这当然是理性市场,非理性市场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讨论内存占用率的问题)e
-
ram是没有办法被租赁的,而CKB是可以租赁的。当Nervos上的生态愈加繁华,土地价格愈加昂贵的时候,你作为CKB真诚的HODLER,你还是不愿意高价出售这部分CKB,那么你还可以选择出租CKB。土地需求者们,买不起土地或者不愿意承担购买土地的较高风险,也会趋向于去选择租赁CKB。这种租赁模式和行为上的博弈在ram上面是不存在的。
-
ram的消耗数量是官方规定的,是非分层设计;CKB的使用细则是市场和自身决定的,是分层设计。在eos中,你开设账户、开设合约,消耗的ram基本上是固定的,合约这方面可能根据合约大小略有不同。因为eos不是分层的设计,所以按照ram最开始的设定,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意识到ram的稀缺性,后面新进来的用户和新增长的数据,需要和前面的用户和数据去争夺ram,这才有了提前购买土地引发的土地价格暴涨。而CKB是分层设计,你感觉Layer1上的土地贵了,你可以选择把数据迁移到Layer2上去,你可以把Layer2想象成中心城市周围的广阔农村,你不需要去争抢仅限的城市中心,你完全可以去更广袤的农村去发展。CKB的究极状态就是每个Cell里面存的可能仅仅是一个Merkle Proof,作为一名农村人,只要你的银行账户开设在城市中心,你就依然和这个城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
ram增发的随意性,CKB增发的确定性。这就是治理层面上的问题了,BM在电报群里一会儿说不增发ram,过两天就啪啪打脸,ram的增发决议的确定和通过只让底层用户感受到了随意,21个节点在乎的也是自身的利益而很难为整个体系去做更多的考虑。而CKB的基础发行、二级发行,我们现在不还在讨论着呢嘛~ Nervos给予了社区足够多的思考理解和讨论分析的时间,我也能感受到Daniel以及其他一些人对这种RFC理念的认同感,我们正在享受这种表达的权利和思想碰撞的快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