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仓收益的比例是一个定值,不会和锁仓数量的多少有任何关系。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拿具体数字举例子把,我们暂时把挖矿部分获得的基础发行部分全部归到流通的CKB里面去。
假设当年的CKB总量为10000,每年二级发行1000 CKB
- 其中3000 的CKB存在了NervosDAO中,也就是你所说的锁仓;
- 2000 的CKB被写入了数据,也就是处于占用状态,正在被使用中;
- 剩下的5000 CKB是处于流通状态的。
那么二级发行的部分会这样计算 - 3000/10000*1000=300,二级发行中有300 CKB分配到NervosDAO中,NervosDAO中存的 CKB 获得了10%的年化收益;
- 2000/10000*1000=200,这里的200 CKB给到矿工,作为矿工付出存储状态成本的补偿;
- 5000/10000*1000=500,最后二级发行中对应流动性的500 CKB,暂定销毁。
所以不管CKB 锁仓的数量有多少,你都按照这个规律去计算,你会发现,锁仓获得的收益率 恒等于 二级发行数量/当前CKB总量(也就是所谓的通胀率)
首先你看到的所有关于法币的膨胀率的信息,对应的使用体系都是在法币体系,这一点在某些区块链的货币体系里面可能是适用的,但在CKB的体系里面可能不一定适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说法币体系为什么会存在一定的通胀率,是因为我们的生产力在不断提高,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不断上升,如果每年还是发行等量的法币,那么势必会造成市面上流通的法币不够用的情况,这就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那为什么说这个膨胀率在CKB这个体系里面不一定适用呢,因为CKB是一个分层架构。我们假设啊,假设CKB就是一个单层的公链,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CKB是一个单层结构,所有使用者都只能在CKB这一条链上写入数据,进行交易,发布并调用合约等等,那么随着用户数的增加,那么肯定很快CKB就不够用了,而且网络效应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用户数和交易数,呈几何基数增长,如果需要满足这一个需求,势必需要CKB呈几何基数的发行,不然就无法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就会造成用户流失,走向衰败。但幸运的是,CKB是一个分层架构,当Layer1 的全球状态空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可以将一部分低价值的数据或者交易转移到Layer2 上面去,通过这种分层式的方式实现了可扩展性。
所以这种法币体系里面的膨胀率到底适不适合CKB就需要另外讨论了,我认为二级发行比例或数量的多少,影响的只是整个CKB网络价值过滤的速度,如果二级发行非常少,那么这个价值过滤的速度会快一点点,反之二级发行过多,会降低整个价值过滤的速率。所以讨论的重点就转向了另一个问题 价值过滤的速度是多少才是合适的? 。
比特币的惩罚机制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么。
区块链上历史的信息是无法删减和修改的,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CKB代表的是当前全球状态,你存了 1000 KB的数据,那么这个对应的 1000 CKB是无法转移的,但是你之后如果转出了这 1000 KB的数据,那么这些对应的 1000 CKB就解冻了,他们可以继续写入数据或者进行自由交易。
二级发行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上面的,锁仓利润始终等于整个网络中CKB的通胀率,因为二级发行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通胀率会高一点点,但是不太会出现前期锁仓利润特别大的情况。
如何保证开发者有较低的借贷成本,在初期如果 CKB 不贵的话,那么开发者直接去购买CKB就可以了,在后期 CKB 价格不断上涨,那么如果借贷给开发者的那些人可以从别的地方以另外的方式获得额外的奖励,那么开发者还是很有可能会获得低价的借贷的。至于具体的方式,可以从下面这个帖子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