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FX到CKB,东大如果要发力稳定币,哪条链最有可能成为亚洲走出来的顶流

初来NERVOS论坛。先自我介绍,证券从业者,2020年入行,币圈老韭菜。
很早就关注到CKB(Bloomberg Aaron Brown 写的 cryptocurrencies-await-four-key-developments 文章),后看币价一路跌,23年底币安买入手均价0.003 …中间关注了不少技术部分的宣传,多数不太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RGB++打通UTXO的所有链,当然最重要的是BTC,以及闪电网络支付。

最近在香港待得时间比较多,很多人都在谈论稳定币,美国动作比较快,USDT,USDC等实际上已经占据了美元市场的主流。那么下一个世界上最关注的应该就是东大了。最近conflux宣传的比较猛,讲到一带一路,RWA等,但是我始终不太看好conflux,因为我觉得地缘政治下,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去中心化。NERVOS是POW的链路,而且技术上一直有迭代和创新,不知道能否抓住这一波机会。

2 Likes

香港在昨天发布了稳定币的监管指引,细节很多关于kyc,aml方面,做了一个简单整理。

1 Like

这是关于KYC与AML的要求

1 Like

要求实名各种限制,感觉这种稳定币更想要中心化。

这个确实有点既要…又要…也要…还要…不过技术上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发行机构要考虑的刚需点,缩小点范围是去中心化(公链),隐私,监管三者之间的平衡。不知道CKB这块有什么优势没有

ckb之前做过火币公链,应该有过一些平衡隐私监管和去中心化的尝试,不知道那些经验能不能复用。

相比之下,cfx更热衷搞政商关系,ckb的理想主义在地缘政治博弈大背景和东大强调稳定的思维框架下,很难说是优势。

如果舞台就是东大,要做东大特色的公链,ckb的理想主义绝对是劣势。如果舞台是世界,可能性很多。cfx如果是上海,ckb可以是香港,新加坡,或者迪拜?优势劣势常常是一体两面。

1 Like

香港搞稳定币本来就落后一步了,再搞这么多条条框框还发展的起来?

理想主义与商业落地其实不矛盾,结合的比较好的我觉得是google,另一个不太一样的代表是Elon 马。我觉得CKB要走出来可能要增加的是在某个定位(甚至是产品)上的强化。机构和散户,特别是机构,需要一个定位。去年CKB说是BTC生态我觉得挺好,不过为什么是BTC生态,应用是什么,这个我还不太明白。

这不是理想主义和商业的矛盾,这是理想主义和管制的矛盾。

东大取消外汇管制以前,CNY稳定币没有存在的价值。

感觉搞离岸人民币还是可以的。

我认为如果要弄也是离岸人民币,港元的盘子还是在美元里面,除非澳门的场景用港元稳定币,不然真的不如用usdt或者usdc。 然而离岸人民币的量其实是可以调节的,给一些贸易场景消化量马上就上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IhzviTTm4&t=2767s 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次,我用节目里cipher话回答好了,fiber支持合规符合监管的机构做流动性节点,用户可以选择用机构的节点还是选择多跳的个人节点,取决于要交易的资金量,而且闪电网络天然是小额交易,不会造成洗钱,巨额资金被盗的风险。

1 Like

这个特性还真的有点意思,但这些还都是技术概念,我觉得如果要真的被机构使用,就需要和机构对接,形成完整的方案。